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对话中央党校"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研究"中心秘书长王学斌教授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3-06-12 13:15:27 分享 阅读: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实践,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大意义。本网与中央党校“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研究”项目组合作,特约请专家进行解读。

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滋养了百年大党,为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深厚基础

记者:历史是精神的大写与展开,思想是文明的凝结与升华,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党,党的百年奋斗凝结着中国文化与时俱进的历史。怎样理解新时代我们在守正创新中构筑中华文化新气象、激扬中华文明新活力?

王学斌: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民族的延续,离不开对既有历史的追溯,对自身文明的汲取。

回顾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在新的起点上,中华民族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创造中国智慧、凝聚中国力量,更加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

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滋养了百年大党,为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深厚基础。其所蕴含的诸多宝贵元素,如同文化基因一般,既各具特色,又内在聚合成理念体系,保证文明绵延五千多年,屡经冲击不脱底色、固本培元又与时俱进、开放包容且崇尚和平。深入理解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必须明白它们是立体有机的统一体系,需要从整体上加以把握,从而认清其来龙去脉与内在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特质、形态与创新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念兹在兹,始终关注。在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四个方面总结中华文明的基本特质,即“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在2022年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从四个维度概括中华文明的当代价值,即“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从五个层面提炼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并强调党“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对中华文明整体理念的最新总结,彰显出百年大党高度的文明意识与文化自觉,体现了中华民族主动认知自身、解释自身且定义自身的能力。同时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创新与建构达到新的层次和境界。

深沉的历史意识孕育了坚定的历史自觉,从而在当代展现出强烈的历史自信

记者:我们怎样理解中华文明在一脉相承中生发出蓬勃的生命力,也就是“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

王学斌:我们可以先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谈起。不妨做个比喻,文明也近似一种生命体,其衡量尺度往往以千年计。据目前学界成果研判,综观世界六大原生形态文明(中华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中美洲玛雅文明、南美洲印加文明)兴衰起灭,唯独中华文明始终一脉相承,除却客观的地理格局、气候条件外,就内在因素而言,作为生命体,中华民族的生命基因与文化基因两方面一直延续不断、传承发展。在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因此,延续性内生为中华民族习以为常的历史意识。此意识形成甚早,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习惯以历史的方式与载体进行言说,传承记忆,实现认同,“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诸如此类神话传说的代代传颂,无不是民族自我历史建构的努力。历代前贤都善于在持久中触摸历史变化的脉搏,在变化中紧盯其持久的痕迹。西汉史家司马迁撰写巨著《史记》,便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定为心中至高目标。纵观历史,历朝历代无论怎样兴衰更替,都不忘编修前朝之史,两千多年来前后接力,形成蔚为大观的二十四史。同时中华民族又深切理解“鉴古知今”的要义所在,如北宋名臣司马光发奋沉潜十九载,“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编纂成皇皇巨制《资治通鉴》,旨在“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由此可知,中华民族通过进行仁义忠信的价值伦理与经世致用的政治伦理双重书写,赋予了时间维度的中国历史无尽的政治和人文意义。赋予意义,既是记录历史,又是解释历史,更是在创造历史,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得以亘古亘今,日新又新。是故中华文明五千年不绝向前,中国人一贯重视历史、借鉴历史,且敬畏历史。深沉的历史意识孕育了坚定的历史自觉,从而在当代展现出强烈的历史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将自身置于文明的宏大视野之中,“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创新性是中华文明生机蓬勃的内生动力来源。考察文明的延续,切忌只观其不变,而忽略其变,往往动态的变迁正是文明的活力所在,看似波澜不惊的常态之中也蕴含着风起于青萍之末的质变。遍考古今中外,任何国度的历史都不可能是笔直向前,所有地域的文明也绝非一帆风顺。中华文明正是凭借其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革故鼎新的强大气魄,才能不断突破“山重水复”,屡屡迎来“柳暗花明”,从而具有了无与伦比的创造能力与创新意识。我们的文明更新,既有返本开新式的后来居上,如孔子所言的“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也有除旧布新式的雷霆万钧,如商鞅所主张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更有与时偕新式的伟大创举,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因此,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已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无畏品格,“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

中华文明是一种乐于且善于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的开放体系,形塑了极为恢弘的文明格局

记者:文明如水,润物无声,中华民族在兼收并蓄中形成了文化共同体意识。怎样理解这种共同体意识,为我们带来了包罗万象、胸怀天下的文明格局?

王学斌:统一性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信念。中华民族在日积月累中,久而久之养成了一种集体主义精神,每位成员具备极其强烈的共同体意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群体越大,社会整合程度越高,国家越发达,个人与组织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就会越大,因而中国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早实现政权统一的国家,这恐怕也是与西亚、两河、地中海、美洲文明极大不同之一。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源自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各民族依托各具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彼此深度交流,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秦汉雄风、盛唐气象、康乾盛世,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辉煌;源自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在历代共同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渗透颠覆的基础上,各民族牢固树立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更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形塑了极为恢弘的文明格局。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流动不居,海纳百川,于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中华文明是一种乐于且善于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的开放体系。从古至今,中华文明无时无刻不在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丰富了自身,也馈赠他者。这种包容,对内是足以涵纳诸多地域及民族的文化、习俗、思想,例如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先生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阐释为以中原为核心的“重瓣花朵”模式,中原是花心,围绕花心是甘青、辽河、山东、长江流域等第二层花瓣,再向外是第三层,这样由点成线,终聚为一体的文明成长态势,就决定了中华文明是在数千载的融汇因革中臻于成熟的。这种包容,对外是充分吸收异质文明的精品、精华,例如三星堆遗址具有东、西方文明的许多共同特质,通过已发现的诸如金杖、青铜雕像、海贝等文物,我们可以大致判断早在那时,古蜀国先人已与印度、中亚乃至两河流域的文明有所接触,所以李学勤先生说:“三星堆发现的重大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估计。实际上,这一发现在世界学术史上的地位,完全可以与特洛伊或者尼尼微相比”,“它的价值和作用应当站在世界史的高度上来认识”。由此可知,此恢弘格局“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放眼当下的世界,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种生命体,不同文明间倘若发生隔阂、制造冲突、自认优越,终致两败俱伤、惨淡收场。令人自豪的是,中华文明自古就不具有排他性,《尚书·尧典》曾倡“协和万邦”,《礼记·礼运》有云“天下大同”,正是凭借其崇尚和平的本质属性在包容并蓄中不断衍生发展。通过古丝绸之路的交流,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地中海文明以及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都相继进入中国,与中华文明融合共生,实现本土化,从来没有产生过文明冲突和宗教战争。因此,“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在新时代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交流互鉴”“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系列理念主张的根源所在。

综上,绵延不绝源于创新不已,达致中和且包容万象,孕育出胸怀天下、立己达人的和平气象。中华文明的五方面突出特性相辅相成,实为一体,为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深厚基础。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我们坚持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动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中共乌鲁木齐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乌鲁木齐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南湖南路127号市人大政协纪委联合办公楼

举报电话:12388  举报邮箱: https://xinjiang.12388.gov.cn/wlmq/

新ICP备12000763号-1      新公网安备65010502000587号      [ 网站总计访问 0 次 ]